牙周疾病的四大危害

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6-04 15:25
          牙周病是牙齦病和牙周炎的總稱。牙齦病是指一組僅牙齦組織受累的疾病,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普遍。35歲以后,牙周炎的患病率及總體牙周病的嚴重程度,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。由于牙齦病和輕度牙周炎病程進展緩慢,僅有刺激性出血、不同程度口臭和牙齦外形改變,往往被患者認為是“小毛病”,而失去治療的有利時機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據(jù)專家介紹,一般認為,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30%~44%,是成人失牙的首位原因。有些中重度牙周炎還可出現(xiàn)牙齒疼痛和牙齦腫脹等癥狀。更重要的是,牙周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遠不止于口腔局部,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,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可影響患者的全身疾病和健康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危害一 誘發(fā)心臟病和腦中風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患牙周炎時,導致牙周局部慢性感染的細菌及其毒性產(chǎn)物可進入血流中。這些細菌和毒性產(chǎn)物會增加和加重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過程,使牙周炎成為感染性心內膜炎、冠心病、心梗和腦中風發(fā)生的危險因子。有資料顯示: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發(fā)生率比無牙周炎者高25%,心梗發(fā)生的危險比無牙周炎者高2~3倍;10%~30%感染性心內膜炎和25%腦中風與牙源性感染有關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危害二 糖尿病人易患牙周炎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臨床觀察表明,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發(fā)生率和嚴重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。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,患牙周炎的危險性比無糖尿病者高2.8~3.4倍。如果對牙周炎患者施以徹底有效地牙周治療,可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,使其胰島素用量減少;血糖控制后,牙周炎的情況也會有所好轉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危害三 病菌直接進入呼吸道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牙周炎患者牙周致病菌可直接進入呼吸道和消化道,使一些全身抵抗力低的人群成為“易感者”,是“易感者”患肺炎、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的危險因子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危害四 增加孕婦早產(chǎn)幾率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孕婦患上牙周病時,某些牙周細菌和毒素可進入血流,直接或間接地引發(fā)分娩動作,甚至影響胎兒的生長發(fā)育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罹患牙周病的孕婦出現(xiàn)早產(chǎn)的機率是健康孕婦的3倍,產(chǎn)生低體重兒(體重小于2500克)的危險度增高7.5倍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專家說,除對機體健康有影響外,牙齦紅腫出血溢膿、牙根暴露、牙齒伸長移位、口臭等癥狀還嚴重影響患者的個人形象和社會交往,也已成為影響個人社會心理健康的原因。
          就醫(yī)指南

          錦州市口腔醫(yī)院
          地址:錦州市古塔區(qū)宜昌路三段28號
          電話:0416-2650712 / 2650740

         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,免费人成在线视频无码高清,日本中文字幕有码,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